長城國家文化公園(甘肅段)建設保護規劃出臺 三代長城一目千年展風華

中國甘肅網2月18日訊(本網記者 宋芳科)2月18日上午,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《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“十四五”規劃》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(甘肅段)建設保護規劃》《長征國家文化公園(甘肅段)建設保護規劃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。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,長城國家文化公園 (甘肅段),甘肅省將按照“三園、三段、八點一線”空間布局,統籌保護展示甘肅省境內秦長城、漢長城、明長城,讓游客來到甘肅一目千年,穿越歷史滄??撮L城。

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田學功表示,甘肅是長城資源大省,境內長城修建始于戰國秦,其后歷代多有修筑,現存遺跡主要修建于戰國秦、漢、明三個時期,三代長城西端起點均在甘肅境內。全省長城總長度為3654公里居全國第二,其中明長城1738公里,為全國之首。根據中辦、國辦印發的《長城、大運河、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》,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有關專家團隊,經深入調研、反復論證、多輪修改,編制了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(甘肅段)建設保護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?!兑巹潯方浿醒雵椅幕珗@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批準,于去年年底以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領導小組名義正式印發。
《規劃》確立了保護優先、強化傳承,文化引領、彰顯特色,總體設計、統籌規劃,積極穩妥、改革創新,因地制宜、分類指導,整體推進、重點突破6條工作原則。以“三園、三段、八點一線”空間布局為中心。
“三園”分別是“河西漢塞”核心展示園,主要展示世界文化遺產玉門關遺址,絲路要隘陽關遺址和敦煌漢長城。“明代雄關”核心展示園,主要展示明代長城西端起點“天下第一雄關—嘉峪關”、萬里長城第一墩、懸壁長城、酒泉肅州區邊彎長城。“隴右屏障(戰國秦)”核心展示園,主要展示戰國秦隴右屏障西端起點望兒咀段長城,臨洮、通渭、岷縣境內的長城墻體、壕塹、烽火臺、山險及相關其他遺存等。
“三段”以3處核心展示園為基點,以漢長城、明長城、戰國秦長城資源為分支,匯集形成3條展示帶。分別是漢長城集中展示帶,以敦煌、瓜州、玉門、金塔等地部分點段為重要展示節點,形成甘肅漢長城集中展示帶,其中重點打造金塔長城國家風景道示范段。
明長城集中展示帶,以嘉峪關、酒泉肅州、山丹、臨澤、永昌、民勤、古浪、天祝、景泰、蘭州西固等地部分點段為重要展示節點,形成甘肅明長城集中展示帶,其中重點打造打造山丹長城國家風景道示范段。
戰國秦長城展示帶,以臨洮、通渭、靜寧、環縣、華池等地部分點段為重要展示節點,形成甘肅戰國秦長城集中展示帶,其中重點打造榜羅鎮長城國家風景道示范段。

“八點”根據全省長城分布特點,結合核心展示園、集中展示帶分布范圍,建設8個長城特色展示點:分別是臨澤、永昌、民勤、古浪、天祝、景泰、環縣、華池。依據長城及其周邊自然風光、文化景觀等設置不同的展示主題。
圍繞“三園、三段、八點”總體布局,《規劃》分別設置了具有特色的保護展示主題。
“三園”中“河西漢塞”核心展示園,提出要通過建設展示步道和風景道示范段,讓參觀者實地感觸甘肅長城最西端陽關、玉門關和敦煌長城墻體獨特的蘆葦夾砂石營建形式,全面展示烽火臺碳化的蘆葦、紅柳枝條積薪等建筑材質?!兑巹潯愤€提出要依托雅丹地貌周邊長城資源,開發重走漢長城體驗項目,著力打造絲綢之路及邊塞文化沉浸體驗式游覽區。

“三段”中“隴中脊梁”風景道示范段,重點建設榜羅鎮境內蜿蜒20余公里的戰國秦長城,這目前是甘肅境內保存最為完好的一段秦長城?!兑巹潯诽岢鲆涮淄晟苹A設施,展示榜羅鎮長城周邊的農業與自然風光,并結合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展示園“榜羅鎮會議舊址”,共同打造體驗園區,開展鄉村旅游、紅色旅游等項目。
“八點”中“天祝特色展示點”,《規劃》提出要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,重點展示烏鞘嶺山麓、雪域高原上的長城風光,并對周邊松山古城進行勘探發掘,對城門、甕城等部分墻體結構進行模擬復原展示,對城內的道路、房屋等進行標識,通過多種展示手段,全面展現天??h豐富的長城文化。

相關新聞
- 2022-01-20甘肅:兩項直達工具接續轉換 緩解小微企業缺抵押、融資難
- 2022-01-14到2025年甘肅省內住院費用異地直接結算率達90%以上
- 2022-01-11“十四五”期間 甘肅省全力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
- 2022-01-06讓“冷資源”變成“熱經濟”定西冰雪溫泉旅游資源撬動康養產業發展
精彩推薦
關注我們



